▲2022年11月29日,北京順義勝利街道龍府花園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1月3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方面專家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

新冠疫情防控走過近三年。在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的背景下,會議在此時召開,自然備受關注。而此次會議也釋放出多個重要信息。

關鍵變化: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

孫春蘭指出,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病毒致病性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問題之一。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對于疫情防控而言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實際上,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11月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指出,國外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癥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于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時干預治療等因素有關。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奧密克戎為需要關注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一年來,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重癥和死亡的致病力問題備受關注。據報道,近日,一項來自國內科研團隊的驗證性研究數據顯示,相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隨后出現的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呈現幾何級數下降。

武大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病毒體外感染實驗中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人肺細胞(calu-3)的能力顯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細胞內的復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

此外,據報道,11月30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廣州黃埔方艙醫療隊負責人崇雨田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絕大多數為無癥狀或輕癥感染者,極少出現發展為重癥的情況。這已經得到廣泛的知曉和認同,“目前學界并未確認新冠肺炎有后遺癥。至少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后遺癥?!?/div>

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這些都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的新形勢,也是我國接下來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據。

參加座談的八位專家權威性很強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座談會上,孫春蘭聽取有關方面專家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

座談會上,張伯禮、沈洪兵、王軍志、梁萬年、杜斌、馮子健、楊維中、董小平八位專家作了發言,對優化完善二十條措施提出意見建議。

這八位專家中,張伯禮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2020年初,作為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奔赴武漢,投身抗疫一線。

沈洪兵、馮子健、董小平是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的權威專家;王軍志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制品與生物藥學專家;梁萬年是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

杜斌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癥醫學科主任。楊維中為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執行院長。

孫春蘭充分肯定專家在防控中的重要貢獻,希望專家們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發揚科學精神,圍繞關鍵問題深化研究,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獻計出力。

可以看出,這個“專家團”涵蓋了多個領域,專業度很高,權威性很強。專家們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圍繞疫情防控的關鍵問題深化研究,建言獻策,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2022年11月2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醫務人員在檢查入院人員的流調碼。圖/IC photo

“走小步不停步”的重要意義

座談會上,孫春蘭提出,防控工作穩中求進,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走小步不停步,不斷完善診斷、檢測、收治、隔離等措施。

“走小步不停步”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12日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后還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走小步、不停步”,根據病毒變異的特點和臨床治療的實踐認識,以及我國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因時因勢優化完善和調整防控舉措。

雖然不是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但“走小步、不停步”的提法仍然值得關注。顧名思義,“走小步不停步”,意味著疫情防控政策將穩步推進,同時,將因時因勢進行優化完善和調整。正如此次會上提出的,“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div>

實際上,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近期一些地方在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的行動中,已經開始推出了一些積極的舉措。例如,多地調整核酸檢測實施方案,北京、廣州、太原等地宣布長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網課學生等無社會面活動人員可以不參加每日核酸檢測。

實施“精準免檢”,不僅可以減少傳播風險,也能有效節約資源。這樣能降低疫情防控對人民群眾生活影響,符合精準防控的要求。

正如孫春蘭副總理所講,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我國先后印發九版防控方案,出臺二十條優化措施,總的趨勢是疫情防控更加注重科學性、專業性、精準性。這無疑將有助于實現“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目標。

撰稿/新京智庫首席研究員 柯銳
編輯/鄭偉彬
校對/李立軍

我要評論

  • FurFur- 7小時前
    接下來就看行動咯
  • 不能 7小時前
    精準防疫,科學防疫,加油吧!
  • 而非 7小時前
    “走小步不停步”
  • 潘斂斂 7小時前
    病毒會進化,我們的防疫政策也會不斷優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會有對策。
  • 寶寶 7小時前
    朝著目標穩步前進吧~~
更多評論請在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