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程子姣)9月30日,國研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京東企業業務發布《數字化采購引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稱,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囿于各類資源限制,整體水平依然偏低。數據顯示,79%的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初級探索階段。大部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并不清晰,并且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不足、數據安全風險等諸多挑戰。

受國際環境和疫情散發等外部不確定性影響,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劇,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很難有資源和精力繼續按計劃投入數字化轉型,導致數字化轉型進程放緩,部分企業甚至停滯。然而,由于數字化轉型在企業降本增效、提升風險防范能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訴求反而越發緊迫。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采購是數字化技術和服務最多的領域之一,調研數據顯示,數字化采購業務已覆蓋55.7%的中小企業,遠高于其他數字化業務覆蓋面。

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起著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應強化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及早布局、積極推動企業采購數字化,并由點及面、加速推進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結合自身優勢,加強與大型企業數字平臺協作,實現“借船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表示,數字化采購是數字技術擴散的新渠道,有助于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創新和協同合作,通過數字化采購,中小企業可以有一種新的切入機制。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認為,數字化為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商業模式、企業治理模式、服務模式等均帶來重大變革,政府及企業界要共同推動數據資產、信用體系等要素平臺的建設,大型企業要發揮自身作用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