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璐)9月28日,精品文物專題展“園說Ⅳ——這片山水這片園”在頤和園博物館開幕。園說Ⅳ匯集了頤和園、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等15家文博單位提供的各類展品171件/套、資料品32件/套,系統講述以三山五園為核心的歷史名園集群在選址、營建、造園藝術、歷史功能及保護發展等方面的內容。

觀眾在頤和園博物館觀看精品文物專題展“園說Ⅳ——這片山水這片園”。頤和園供圖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山水形勝整體格局,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空間秩序的統稱?!叭健奔慈f壽山、香山、玉泉山,“五園”即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


步入核心展區,一幅弧幕動畫出現在眼前,畫卷以北海為起點,沿途經過歷代帝王廟出阜成門,經暢春園基址到圓明園,終止于香山的靜宜園。游客跟著動畫中清代官員的步伐行進,可以遍覽“三山五園”。


記者了解到,動畫以《香山路程圖》為藍本進行數字化處理,為游客增加沉浸感?!断闵铰烦虉D》為宮廷繪畫機構如意館所繪,是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覽的輿圖,如同現在游客手持的“旅行指南”,原件藏于頤和園博物館?!断闵铰烦虉D》屬于形象畫法,突出描繪御路、橋梁、村鎮、津渡、驛站、塘鋪、衙門,每段道路皆注記里程,反映了古今交通道路的傳承與變遷。


展覽以時間軸為主脈絡,自遼、金時期開始,系統講述以三山五園為核心的歷史名園集群的變遷、保護與發展,時間跨度近千年。展覽甄選了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文物,如元景德鎮窯卵白釉“王白”款高足杯、明代郭諶《西山漫興圖》、清康熙玄燁楷書《暢春園記》卷、清乾隆平定臺灣得勝圖。

展覽內容不局限于清代的“五園”,即暢春園、圓明園、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還包括明代的清華園、勺園與清代的熙春園、承澤園、自得園、朗潤園,使觀眾全面了解北京西郊歷史名園的歷史脈絡與變遷。其中的熙春園于宣統年間在園址上建立清華學堂,1928年改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承澤園與朗潤園現位于北京大學校園內。

此次展覽展期為2022年9月28日至2023年2月5日,“云上”觀展與重點文物電子導覽也將同步開啟。配合展覽,學者名家還將在頤和講堂為園林文化愛好者帶來精彩的專題講座。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