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森頭戴迷彩帽、穿著短袖衫,漫步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塑膠跑道上。
和普通的遛彎大爺不同,他對這座家門口的大公園有著更深厚的情感。腳下的土地,曾經是他燃燒過青春的北京東方化工廠,給職工們帶來無限榮耀。
如今,這里秋色斑斕,金黃、碧綠、橙紅色的葉子交相輝映,一座理想中的“城市森林”就在眼前。
9月15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程廣森舉著北京東方化工廠的老照片,站在原址留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見證廠區起落,家門前化工廠變綠心公園
1978年,東方化工廠開始籌備建設,21歲的程廣森成了籌備組的一員。作為張家灣土生土長的村民,他對這片即將建廠的土地再熟悉不過?!斑@里是張辛莊村、上馬頭村和小圣廟村交界處的一塊三角地,遍地沙土,少有樹木,我打小兒就在這里玩?!?/p>
他還記得,項目建設前,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的“三通一平”工作很快開展起來,得知現代化的工廠馬上要在沙丘上拔地而起,村民們都有些興奮。
當年北京東方化工廠的水榭“圖書館”,現已被拆除。受訪者供圖
1984年,我國第一套由日本引進的丙烯酸及其酯類裝置,在東方化工廠建成投產,結束了國內丙烯酸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從此,東方化工廠迎來了一段輝煌歲月?!拔覀儚S生產的原料供不應求!”回憶起當年的情形,程廣森滿臉自豪。廠子中塔林屹立、管廊交錯,員工們在流水線上揮汗如雨的場景,仍印在他的腦海中。
停產前,北京東方化工廠的烯烴車間一角。受訪者供圖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工廠擴大規模,產品享譽海內外,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丙烯酸及酯類產品的生產基地。東方化工廠效益可觀,職工自然收入高、福利好。程廣森記得,當時,伊里蘭品牌的羽絨服十分流行,但價格不菲,廠里給每名職工發了一件。他穿著羽絨服出門,周圍的鄰居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東方化工廠帶來的污染一直存在。
“每當機器出現故障的時候,廢料就會從煙囪排出,滾滾黑煙在十幾公里外都能看見?!背虖V森說,有時煙囪會閃現一道火光,突然著了起來,變成一個“大火炬”。周邊居民也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工品味。因此,每年東方化工廠都會給附近百姓一筆“聞味兒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污染費。
2012年,隨著北京產業升級更新,重工業逐漸在北京謝幕。得知東方化工廠即將停產的消息時,程廣森已經辦理內退一年了,他心里五味雜陳。自打進廠工作以來,他干過司機,也在安保部的崗位上揮灑過青春。想到曾親眼見證過“誕生”的工廠即將拆除,他很是不舍。
停產后,北京東方化工廠的設備正在拆除中。受訪者供圖
但作為住在附近的百姓,他同樣渴望每天被清新潔凈的空氣環繞。帶著復雜的情感,程廣森端起相機,走進廠房,拍下罐區、高塔在落日余暉中的最后模樣。
程廣森拍攝的北京東方化工廠停產前,高塔在夕陽下的場景。受訪者供圖
2016年7月,城市綠心與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一同進行了國際方案征集。城市綠心由小圣廟村、上馬頭村、張辛莊村三個村莊及周邊停產的老舊廠區等場地構成,中心場地就是東方化工廠。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展出了北京東方化工廠的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在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中,“一心”即指“城市綠心”。2018年9月,“城市綠心”整體開工。程廣森的家距離城市綠心約有3公里,他像40年前一樣,時刻關注著這片土地上的建設進展?;臒o人煙的沙土地,曾經變成機器轟鳴的廠房。而今,一棵棵綠樹栽了進來,園中路也逐步成形。
9月15日,程廣森與新京報記者漫步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講述著這里的巨大變化。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老廠房變健身場所,時尚設施贏“新粉”
程廣森經常過來跑步,在手機運動APP的軌跡中,他跑出了一朵五瓣兒梅花,于是他給這條園中路起了個形象的名字——“梅花大道”。后來設計方案公布,這條路的形狀和他跑出來的軌跡差不多,更近似五角星,被稱為星形環路。航拍圖看得更清楚——一顆五星,扣在了一大片森林中。
9月15日,程廣森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塑膠跑道上跑步。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5.5公里長的星形環路上,6000株高大彩色葉喬木林立,金秋時節就變成了金色景觀大道,漫步或騎行都非?!梆B眼”。星形環路兩側,每個節點選取一種代表當季物候的節氣樹,二十四節氣林窗依次排開,形成春賞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銀杏、冬見蒼松的四季森林景觀。
9月15日,市民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散步鍛煉身體。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城市綠心的建設開啟了加速度,僅僅兩年時間,這片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就在副中心扎下根來。2020年9月29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正式開園。當天,天空飄起了毛毛細雨,穿著各色雨衣的市民匯成一條彩色的絲帶,以健步走的方式打卡這座漂亮的大公園。雨水也沒能阻擋程廣森的腳步,他激動地來到現場,見證老化工廠的華麗轉身。
讓他頗為感動的是,深紅色的老廠區大門、工廠落成碑和兩只石麒麟,都作為工業遺存在原位保留下來。作為見證北京工業發展的代表,東方化工廠曾是通州的一個地標。每當看到這些工業文化遺跡,他都覺得自己珍貴的記憶和廠子曾經的輝煌歷史也被保存下來。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北京東方化工廠的大門、工廠落成碑和兩只石麒麟,都作為工業遺存在原位保留下來。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在留住工業遺存建筑風貌的同時,公園內的老建筑注入了新的城市功能。
公園南門西側,一個黃房子像它的名字“活力匯”一樣,流露著時尚、朝氣的運動感。這里原來是東亞鋁業廠區,保存下來的建筑改造成了體育休閑場館,里面有籃球、羽毛球和網球場地。
項目建設過程中注重綠色低碳,挑高12米的老廠房保留現狀并進行結構加固,屋頂上分布著上百條采光帶,自然光可透過天窗進入場館。在程廣森看來,這些時尚的體育設施,為綠心這座全齡友好公園贏得了更多年輕的“粉絲”。
9月15日,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程廣森在曾經的北京東方化工廠原址介紹改造情況。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綠色發展是底色,生態保育核成動物樂園
無論散步遛彎還是跑步騎行,程廣森總能和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的動物相遇。林間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刺猬和草兔也在這里出沒。一些動物保護專家拿著望遠鏡望向天空,鏡頭里出現了威風凜凜的小型猛禽。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是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副中心的生動實踐。東方化工廠疏解騰退后,公園實行生態修復,以最少的人工干預治理污染,創新地建設了生態保育核,即用自然的力量來恢復區域生態。
生態保育核沒有公園其他地段的精致,顯得“野性十足”。這是北京新建公園中首次大規模開辟荒野,設置了荒草、灌草、疏林、密林等不同類型的植物群落,完全模擬自然生境,營造出一處小動物棲息地。
生態保育核十分神秘,程廣森從未踏足其中。因為在生態保育核外圍,設置了60至80米寬的植草溝和灌木叢,形成生態緩沖帶,目的就是要盡量減少人為干預?!斑@里是小動物的地盤?!彼ΨQ,自己小時候在這里玩沙土,如今,動物們也來到了城市居民的身邊,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園,為公園帶來了活力。
公園內預留動物遷徙廊道、種植食源植物,構筑居住巢穴,提供水源,為各種鳥類、小型動物營造棲息地。用樹枝和瓦片搭建的“昆蟲之家”,是昆蟲的棲息之所;東方化工廠遺留鋼筋混凝土水池,池壁進行防水處理后,成為小動物的飲水池;連續的林帶和市政路下收集雨水的管涵,是小動物悄無聲息穿行副中心綠網的廊道……
綠色是副中心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便是其中一個縮影。截至2021年,副中心森林面積約46.8萬畝,形成了東郊森林公園等8個萬畝森林板塊。
9月15日,輪滑愛好者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排隊滑過。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三大建筑落成后,老職工要帶孩子來打卡
副中心綠色發展生機勃發,公共服務也在穩步提升。
7月19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地標建筑施工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今年年底即將完工的三大建筑揭開神秘面紗: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之舟”揚帆待發;副中心圖書館“銀杏葉”狀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副中心劇院被譽為“文化糧倉”,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進行設計、建設。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設計理念源于中國傳統“赤印”和銀杏樹葉片。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盡管程廣森還沒有機會走進三大建筑,但他早就對它們的特點如數家珍?!皥D書館的屋頂可以使自然光照進來,小朋友讀書時,光線很柔和。未來劇院建成了,頂尖的劇目也會隨之來到我們身邊。博物館使用了不少技術,對展出的文物進行保護……”這些都是程廣森從電視、報紙上看到的,他期待三大建筑早日建成開放。那時,他要帶著兒子、兒媳婦和孫子來享受文化生活。
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包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及室外劇場。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是副中心綠色發展的典范之一,其“綠色”理念也在三大建筑上得以充分體現,它們投入運營后,相比同類型未采取節能減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207噸。
“運河之舟”首都博物館東館造型已經初現。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三大建筑預計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2023年底具備面向公眾開放條件?!昂⒆觽冏≡诔抢?,但通過綠色出行到達三大建筑非常便利?!背虖V森說,三大建筑周邊規劃了地鐵站,將來出了地鐵,就可以通過配套設施進入圖書館、劇院和博物館。
他相信,隨著三大建筑正式亮相,未來更多的市民將來到副中心這座未來之城、綠色之城,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中感受綠色生活的舒適和愜意。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徐美慧 劉婧瑜 王巍 陳超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