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圖/受訪者供圖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2013年金秋為起點,“一帶一路”建設掀開了世界發展進程的新一頁。
截至2022年7月,我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
就此,新京報新京智庫推出“繁榮之源:‘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與世界這十年”系列訪談。近日,新京智庫為此專訪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下稱“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
中國是阿聯酋最大的貿易伙伴,貢獻了非石油貿易額中12%的份額;同時,阿聯酋也是中國對外投資最重要的二十大目的地國家之一。中國對阿聯酋投資在2020年底突破了340億迪拉姆(約合652億元人民幣)。兩國在2021年的非石油貿易額約達2200億迪拉姆(約合4218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7%。
扎希里認為,當前的世界貿易,旅游、交往在疫情和地區沖突影響下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挑戰重重。各個國家要合作,坦率交流,從而化解各方所關切的矛盾、沖突。
在此次專訪中,我們就“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影響和作用,如何繼續發揮“一帶一路”的作用等問題與扎希里大使展開交流。
“一帶一路”讓阿聯酋多方收益
新京智庫:你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貿易或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阿里·扎希里:“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毫無疑問,該倡議使貿易更便捷、更高效。同時,它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貿易上。作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平臺,“一帶一路”倡議使得政策、基礎設施、金融投資、文化以及貿易等方面的交流更加便利。
“一帶一路”倡議在團結沿線參與國家乃至世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構建了一個有形和無形的紐帶,致力于實現廣泛的進步、理解和繁榮。這一宏大的倡議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目前,作為中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物流樞紐,阿聯酋利用這個平臺來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并將其作為推動地區繁榮的手段。我們將繼續憑借阿聯酋的區位優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提升與中國的貿易水平。此外,我們期待著“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更多機遇,以實現安全、穩定,為有爭端和沖突的地區提供和平解決方案。
新京智庫:“一帶一路”倡議給阿聯酋以及海灣國家帶來了哪些影響,比如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
阿里·扎希里:阿聯酋為與中國保持緊密的雙邊關系感到自豪,同時贊賞兩國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和各領域的共同合作。因此,我們熱切地支持和促進阿中合作,并致力于將這種關系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如前所述,“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加速。該倡議推動我們建設和改善了基礎設施,如運輸通道、倉儲單位、貿易中心等。雖然這一系列建設的初衷是為了促進貿易,但實際上,技術、通信、文化交流、旅游和教育等多個領域皆有受益。
以我們為例,成熟和先進的基礎設施發展成就了阿聯酋作為全球物流中心的美譽。阿聯酋擁有16個現代化港口,其中九個有集裝箱碼頭、倉儲以及其他先進設施。位于阿布扎比的哈利法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港口,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碼頭之一,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期的擴建工作。
此外,我們將在哈利法港建造首座跨海鐵路橋,它目前正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包施工。這座跨海鐵路橋將成為工業和貿易紐帶,所以我們可以預見其在阿聯酋和全世界的重要性。
新的鐵路橋是我們日益完善的鐵路系統的標志,也有力地證明了阿聯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樞紐作用。當前,中國60%在西亞和北非地區的貿易貨物以阿聯酋為中轉站。隨著更先進和更發達鐵路系統的建成,阿聯酋將成為一個更重要的物流中心,連接起“一帶一路”所有沿線國家的貿易乃至更廣泛的活動。
新京智庫: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國家,你認為阿聯酋共建“一帶一路”有哪些方面的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阿里·扎希里:在通過貿易獲利的同時,阿聯酋在“一帶一路”這個平臺還獲得了來自中國和其他參與國家的全方位支持。
與此同時,阿聯酋為參與該倡議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實現所有參與國的互惠。阿聯酋一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和物流樞紐。在實施該倡議的同時,我們也在推動我們的國家計劃——“50年項目”,該計劃的順利實施提升了阿聯酋的全球地位和聲譽。
我們正在大力進行技術現代化,見證了數字經濟和航天工業的不斷成功。阿聯酋已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利基市場,擁有更有活力的經濟和更先進的技術。我們也力求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資者和游客,他們將為阿聯酋的不斷發展注入更多活力。阿聯酋也將繼續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的實力和優勢將給所有參與國帶來好處。
另一個關鍵是要對經濟發展、進一步溝通和長期合作的共同目標抱有堅定的信念,我相信文化的相互理解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相信“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了兩國建立共同目標、相互進步和促進友誼,而后者則是完善該倡議的基礎。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圖/受訪者供圖
中阿數字經濟合作潛力巨大
新京智庫:你提到“50年項目”的國家計劃,旨在通過進一步發展,在未來50年內實現由全面發展道路轉向可持續發展。請大使閣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特別是“50年項目”與“一帶一路”倡議有哪些可以對接的項目?
阿里·扎希里:“50年項目”是阿聯酋為加速其全面發展而制定的一系列項目和舉措?!?0年項目”的目標是經濟發展、福利體系、技術創新和一些關鍵部門,并吸引人才和投資者,把阿聯酋塑造為一個經濟多樣性和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心。
關于“50年項目”與“一帶一路”倡議之間的對接項目,我想強調經濟數字化?!?0年項目”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儲備人力資本、促進國民經濟和刺激全球對數字產業投資的數字舉措。我們與數字化經濟的“一帶一路”倡議有著共同的目標,我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和“50年項目”在這個問題上將是相輔相成的。
比如,阿聯酋鐵路計劃是“50年項目”的重點,也是一個對接項目。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位于哈利法港的阿提哈德鐵路的首座跨海鐵路橋是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承建的。建成后,這座橋將在完善阿聯酋鐵路系統和促進貿易、移民、旅游和工業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航運公司中遠集團與阿布扎比港簽署了一項協議,預計將把哈利法港的年吞吐量提高到600萬標箱(編者注:作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2021年的年吞吐量是4700萬標箱)。根據協議條款,由江蘇海外投資合作有限公司(JOCIC)新設立的中國阿聯酋工業能力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將為中國企業占據和開發約220萬平方米的自由貿易區。這部分面積將占到哈利法港新分配的哈利法港自由貿易區可用自由貿易區的2.2%。
此外,我們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們致力于創造一個同時保護投資者和支持商業活動的監管環境,為各行業提供28個不同的特殊貿易或物流區。我們先進的港口也是支持阿聯酋實現經濟轉型的雄心,擁有貨運公司105家,商業港口12個,貨物噸位達8000萬。迪拜這座未來之城展現了阿聯酋在航運方面的能力,躋身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之列。而位于迪拜的杰貝阿里港在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并連續9年被評為中東地區最佳海港。阿聯酋還與河南機場集團建立了伙伴關系,進一步加強了貨運關系。
新京智庫:你為何特別希望中阿兩國在數字經濟方面開展合作?
阿里·扎希里:數字經濟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各行各業都在經歷數字化,是很鮮明的經濟發展趨向?!耙粠б宦贰背h為阿聯酋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阿聯酋和中國都是世界上發展數字經濟最先進的國家,我們在經濟數字化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和愿望。兩國在各自經濟的數字化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實現了強勁增長。因此,這種數字化是阿聯酋和中國之間另一個富有成效的合作領域。
中國已經在多個層面確立了經濟數字化的目標,這也是阿聯酋目前的重點。與中國一樣,阿聯酋也認為創新和技術是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阿聯酋最近推出了一項數字經濟戰略,旨在十年內將數字部門對國家GDP的貢獻從大約10%提高到20%;同樣,中國在數據和大型基礎設施等領域也有優勢。憑借堅實基礎和不斷努力,我們將創造數字經濟以及能源、金融、高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繁榮。對于這些巨大潛力,我相信我們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見證偉大的成就。
讓文化交流促進中阿深入融合
新京智庫:據悉,阿聯酋的一些大學和高中都開設了漢語課程,請問漢語教學將為雙方在“一帶一路”的交流與合作中發揮什么作用?
阿里·扎希里:這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期望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貿易活動以及其他方面與中國進行更頻繁的交流,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精通中文的人才來進行交流和合作。我相信漢語課程可以使阿聯酋和中國的關系更加緊密。阿聯酋在2019年啟動漢語計劃,目前,我們有142所公立學校提供漢語課程。我相信,隨著兩國關系的越來越密切,該計劃的影響力也將日益壯大。
此外,語言是東道國文化最直接的代表。我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在相互理解和欣賞彼此文化的前提下,兩國之間的長遠關系會不斷建立和加強。在此過程中,漢語學習肩負著重大責任,它將加速阿聯酋和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新京智庫:你對“一帶一路”未來發展有何期許?
阿里·扎希里:目前“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就讓我們相信,“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將繼續取得成功。并將繼續發揮在貿易、技術進步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橋梁作用,致力于實現共同繁榮。
我期待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及其他方面更頻繁的合作和交流,阿聯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中國現在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而阿聯酋是中國在中東和北非最大的非石油貿易伙伴,中國與阿聯酋的非石油貿易已達到約600億美元。阿聯酋和中國承諾將不斷深化經濟和貿易合作,實現雙邊貿易額在203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我們期待這一數值會隨著該倡議所營造的環境而不斷增長。
此外,阿聯酋和中國有著相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阿聯酋已將氣候變化議程列為優先事項,并啟動了“2050年凈零碳排放戰略倡議”等一系列項目。我們致力于可再生清潔能源和低碳排放,以實現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這與中國在綠色經濟方面的努力不謀而合。我們相信,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平臺,雙方攜手共進將為世界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林豐民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 /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實習生 張萌萌
編輯 /柯銳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