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圖/ 新京報許驍 制圖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2013年金秋為起點,“一帶一路”建設掀開了世界發展進程的新一頁。

截至2022年7月,我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

“一帶一路”致力于加強歐亞非大陸多國的聯系合作,依靠現有的雙邊、多邊機制和區域合作平臺,與沿線國家加強經濟、貿易和能源等伙伴合作關系,建構更龐大和多層次的互聯互通網絡,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意涵。

就此,新京報新京智庫推出“繁榮之源:‘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與世界這十年”系列采訪。近日,新京智庫專訪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瑪婭·斯特凡諾維奇,探討中塞兩國關系的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合作。

1955年,中國同前南斯拉夫建立外交關系。南斯拉夫解體后,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先后更名為中國駐塞爾維亞和黑山大使館(2003年)、中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2006年)。2009年,中塞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

2015年,中塞兩國簽訂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2016年,中塞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爾維亞共和國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在經貿、軍事、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可喜成果。

“一帶一路”倡導互聯互通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新京智庫:斯特凡諾維奇大使,作為塞爾維亞的首位女大使,你是如何走上外交道路的?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其實一開始我并沒有想到要從事外交工作。我一直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學非常感興趣,我想翻譯許多中國偉大作家的著作,也想為當時的中國代表團進行翻譯。不過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在塞爾維亞并沒有那么多機會交中國朋友。

我認為去到外交部工作,是我能夠為兩國關系發展做貢獻的最佳方式。這是我決定進入外交部最重要的原因。

新京智庫:中國和塞爾維亞是“鐵桿朋友”。兩國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塞爾維亞就是歐洲地區與中國開展具體合作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多年來兩國在廣泛的領域開展了合作。你如何看待兩國的關系?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首先,非常感謝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塞爾維亞和中國有著深厚傳統友誼。近些年來,兩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深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兩國的元首,我國亞歷山大·武契奇總統和貴國習近平主席之間的友誼與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兩國的關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以及在兩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的基礎上的。

除了良好的雙邊關系以外,兩國也在多邊領域開展合作。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塞爾維亞一直支持并且積極參與該倡議。塞爾維亞也非常支持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開展的相應機制合作。

新京智庫:你提到了 “一帶一路”倡議,你對它如何評價,對未來“一帶一路”的全球發展有何期許?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塞爾維亞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倡議。我們認為“一帶一路”是世界上最大的合作平臺之一。如前所述,塞爾維亞從其成立以來就大力支持并且積極參與。

而對“一帶一路”倡議來說,塞爾維亞的意義也十分重要,它是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這條通路途徑希臘、北馬其頓、塞爾維亞、匈牙利以及歐洲北部地區,將大大縮短整個地區的物流時間。

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之間的鐵路項目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內的第一個雙邊項目。它屬于廣義上“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內容。我很榮幸地告訴大家,這條鐵路貝爾格萊德到諾維薩德的路段已經投入運營了。我們期待該鐵路的匈牙利路段也能盡快完工,在未來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

我們非常重視“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理念。如今,我們面臨著許多傳統和非傳統挑戰,互聯互通尤為重要,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諸如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的聯通,是實現其他經濟領域的聯通、人心相通的基礎。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當一些國家迫切需要醫療設備、物資和疫苗的時候,“一帶一路”倡導的互聯互通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斯特凡諾維奇。圖/ 受訪者供圖

兩國貿易與多領域合作:大有可為

新京智庫:除了兩國合作的鐵路項目之外,兩國還有高速公路的合作項目、銅礦項目等,請向我們介紹一下,這些項目對于當地經濟有哪些影響。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我們相信,“一帶一路”使塞爾維亞在中國人民、中國企業界更具吸引力。目前,中國企業已經在塞爾維亞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例如,紫金礦業在塞爾維亞的博爾投資了銅礦,河北鋼鐵在斯梅代雷沃投資了鋼鐵產業。這些投資對于塞爾維亞的經濟增長非常重要,它們創造了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

不僅如此,近年來這些企業也在塞爾維亞出口企業名單中名列前茅。我們非常感謝在塞爾維亞中國企業的出色工作,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安全完成了工作。未來我們期待更多的中國投資,除了采礦業以外,兩國在農業、綠色能源等領域也大有可為。

新京智庫:過去五年里,兩國貿易額顯著增長,從一年不到七億美元增長到年貿易額超過30億美元。兩國貿易的迅速增長與“一帶一路”合作是否有關?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兩國間良好的關系是其他領域合作的前提和良好的基礎,對經貿關系來說尤其是如此。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們在農業領域的合作體量增加了15倍。我們一直致力于增加塞爾維亞對中國的食品出口,為此,我們將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和電商的作用,通過中國的電商平臺,向廣大的中國消費者展示我們的產品。

我們正在努力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希望這項協定能盡快簽署。我們很有信心,這項協定將進一步拉近兩國的經貿關系,兩國的合作也將更上一層樓。

新京智庫:去年,中國、塞爾維亞和阿聯酋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共同投資了一個疫苗生產工廠。這意味著塞爾維亞將成為歐洲第一個生產中國疫苗的國家。請向我們介紹一下,該項目的現狀如何? 你如何評價這個項目?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塞爾維亞是第一個進口中國疫苗的國家。包括中國醫藥集團在內的中國相關機構,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向我們提供了疫苗,之后也以友情價向我們供應疫苗,我們感謝中方的提供的幫助。

考慮到醫療合作的重要性,塞爾維亞、中國和阿聯酋決定啟動一個三方聯合項目,在歐洲建設第一家生產中國疫苗的工廠,該工廠將在塞爾維亞建成并投產。如今,工廠建設已經完工。根據最新消息,目前已經進入了安置設備的階段。我們希望它能盡快全力投產。我們認為這個工廠是中塞兩國在醫學領域合作的里程碑。

新京智庫:我的下一個問題是關于塞爾維亞的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塞爾維亞非常注重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的發展。兩國在這些領域也有合作。例如,有中國科技公司正在與貴國的幾個城市進行合作,共同建設智慧城市。兩國目前也在商討共建高科技工業園區。你怎么看貴國的數字化發展?你對于兩國“一帶一路”數字化領域的合作有什么期望?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數字化是塞爾維亞總理阿娜·布爾納比奇女士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塞爾維亞在信息產業發展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認為,目前塞爾維亞是本地區數字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塞爾維亞也注重電子政務領域的發展。我們的電子政務項目為我國公民提供了方便。例如,人們可以更快的獲取相關文件、在電子平臺完成相應的程序等。我們與中國的相關企業在數字化領域有很多合作,我們期待兩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發展。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斯特凡諾維奇接受采訪。圖/ 新京報記者 劉鑫 攝

中塞合作是小國與大國間合作優秀案例

新京智庫:2022年世界遭受了很多的危機。全球疫情、烏克蘭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塞爾維亞要如何面對這些危機和挑戰?在其應對這些挑戰和困難的過程中,中國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一樣,近年來乃至最近幾個月,塞爾維亞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我們認為,只有合作才能戰勝困難和挑戰。除了重視與鄰國等本地區國家的友好合作以外,塞爾維亞也重視與其他國家進行全球層面上的合作。像“一帶一路”這樣的領先的全球倡議,我們要充分利用它所帶來的機遇。

合作,而非孤立,這才是處理所有問題的方法。正如你提到的,如今我們面臨著糧食短缺,能源短缺等難題。這是整個世界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兩個國家的問題。所以只有通過共同的努力,我們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這就是塞爾維亞致力于與世界各國合作的原因。我們就巴爾干半島地區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域倡議——巴爾干半島開放倡議。該倡議基于歐盟的一體化理念,提倡商品、勞務、資本和人員的四大自由流通。我們要充分發揮互聯互通帶來的優勢,而這些優勢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內容。

新京智庫:你認為中塞兩國的關系將對本地區做出怎樣的貢獻?

瑪婭·斯特凡諾維奇:首先,我認為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合作,可以說是小國與大國合作的優秀的案例。盡管兩國也存在分歧,但是我們尋找到了在不同領域開展合作的最佳途徑。如今,面對眾多危機和挑戰,我認為唯一的解決途徑是維護國際法,維護《聯合國憲章》所包含的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問題的原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問題,共同走向更光明、更和平的未來。

文 / 新京智庫高級研究員 孔雪
編輯  / 柯銳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