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圖/ 新京報許驍 制圖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2013年金秋為起點,“一帶一路”建設掀開了世界發展進程的新一頁。

截至2022年7月,我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

就此,新京報新京智庫推出“繁榮之源:‘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與世界這十年”系列訪談。近日,新京智庫為此專訪了秘魯共和國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

雖然與中國隔一個太平洋,秘魯卻是華人最早到達和聚居數量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在秘魯,每十個人中就差不多有一個人有華人血統。

路易斯·克薩達告訴新京智庫,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移民發生在19世紀40年代,而秘魯與中國的關系可追溯到16世紀。

1971年11月,秘魯與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成為第三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拉美國家。近年來,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下經貿往來密切?,F如今,中國是秘魯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也是秘魯主要進口來源國。此外,秘魯也是中國在拉美的第二大投資目的地。

“一帶一路”是務實合作的建議

新京智庫:從全球視角來看,你如何評價“一帶一路”倡議?你認為“一帶一路”對全球貿易和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改變?

路易斯·克薩達:中國是國際舞臺的積極參與者,是發展中國家共同關心的全球問題的倡導者。此外,中國也是世界創新和技術的領導者。

“一帶一路”倡議是發展共同利益合作以促進全球可持續、包容性發展的重要框架。它是近年來中國政府提出的最有意義的務實合作建議?!耙粠б宦贰背h不僅包括歷史上構成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國家,而且還力圖成為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機制。

發展的本質需要經濟的全球化。因為只有開放的經濟,我們才能獲得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耙粠б宦贰背h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重要措施。

新京智庫:由南美國家發起的南美洲基礎設施一體化倡議(IIRSA)與“一帶一路”倡議在很多領域理念契合。秘魯自然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復雜,對于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很大。你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南美區域的意義?

路易斯·克薩達:南美洲各國一直致力于關鍵的一體化計劃,以縮小基礎設施差距,創造發展和實現更好的連接。IIRSA是一個有意義的發展框架:它通過新的基礎設施、能源和電信項目將該地區國家的經濟聯系起來。

“一帶一路”倡議本質是關于基礎設施建設,但我相信它可以延展出更多合作內容,從而增強秘魯的經濟發展韌性,改善我們與全球市場的連接條件,并更迅速地實現我們的社會融合發展、脫貧致富和普遍提高秘魯人福祉的目標。

與其他國家一樣,秘魯正致力于重振經濟,我們將通過加強供應鏈和吸引更多更強勁的投資來實現經濟復蘇,重點關注數字轉型和旅游業。這些前景,可能是未來“一帶一路”為秘魯和整個拉美地區發展做出的貢獻。

中秘雙邊關系建立在源遠的歷史上

新京智庫:中秘兩國是全面戰略伙伴,去年是中秘建交50周年。秘魯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又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多年來,兩國高層交往密切,兩國互為對方的重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多達數百億美元。你認為這些年兩國經濟合作快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兩國的關系?

路易斯·克薩達:中國與秘魯和該地區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當時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路線促進了瓷器、絲綢和香料的交流。到19世紀40年代,數十萬中國移民到一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1874年,秘魯是該地區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秘魯現在是西半球第二大華人后裔社區。我相信這些歷史紐帶是我們深度接觸的基礎。

秘魯是第三個與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2021年11月,我們舉行了建交50周年紀念。我們有多樣化的雙邊機制,反映了秘中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良好狀態。

我們的政治外交關系建立在深厚的友誼、理解和互信之上,這使得近幾十年來高層互訪的數量不斷增加。本世紀以來,秘魯與中國領導人、高級官員之間的接觸變得如此活躍,因此我們在合作、貿易、投資、文化和政治協商等領域的若干機制都已經制度化。這些得益于中國社會和經濟在過去40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面發展。

兩國在開放經濟發展戰略方面的不謀而合,使我們的經濟和商貿聯系越來越緊密。雙方均致力于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提高競爭力,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工人的收入?;仡欉^去,雙邊關系的發展可以稱之為是富有成效的發展和合作。

路易斯·克薩達。圖/ 受訪者供圖

秘魯期待中國更多的投資

新京智庫:2019年,中國和秘魯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特羅莫克銅礦二期、錢凱(Chancay)港建設等“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對于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路易斯·克薩達:2019年“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是秘魯和中國雙邊良好關系的一個典型例子。它是秘魯許多機構參與談判過程的結果。

“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是一份描述秘中雙方合作框架的文件,其中包括政治、經濟、金融和文化活動等各個領域。它是對雙方自2013年以來一直保持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補充。

秘魯是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第二個投資目的地。在秘魯,有200多家中國公司活躍在不同的經濟領域,其中包括一些關鍵領域,比如基礎設施、采礦、能源、技術和金融領域。

最近的例子,比如中遠海運對錢凱港口項目的投資,投資金額達30億美元;三峽集團對秘魯最重要的發電公司之一Luz del Sur的收購,收購價也超30億美元。這兩個大型投資都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完成的。還有,中鋁公司投資的胡寧省特羅莫克銅礦二期工程的收購要約,估價為13億美元。

秘魯期待中國更多的投資,這是我們國家在新冠疫情后恢復社會發展所急需的資金,特別是我國部分國民已面臨因疫情而貧困的境遇。

新京智庫:在諸多領域取得成功后,兩國合作正在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貴國有學者提出,“在中國與拉美建立經濟走廊的過程中,秘魯有望憑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與中國的密切關系,成為經濟走廊的錨點,成為連接中國與南美的貿易和數字樞紐?!蹦闳绾慰创齼蓢耙粠б宦贰焙献鞯那熬??

路易斯·克薩達:其實,秘中雙方可以在很多領域深化合作。中國是一個全球技術領導者,秘魯政府愿意在中國的合作和投資下完成秘魯國家的數字化轉型。我們的優先事項是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范圍內優化我們的工業部門,發展和壯大我們的數字經濟,實現數字化的教育和培訓,以及全面實施電子政務。

對投資者來說,秘魯的可再生能源也有吸引力。秘魯擁有豐富的不同資源和巨大的潛力,其中最為豐富的就是水資源,比如在亞馬孫河、太平洋和的的喀喀湖這三個大的水域建立水利發電站。秘魯的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也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我們未來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將集中精力開發這些領域的資源。

增進了解共塑美好未來

新京智庫:2022年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全球經濟復蘇乏力,金融、貿易、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各種危機接踵而至。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在其中承擔了相對更大的風險。在新形勢下,你認為發展中國家要如何謀求自身發展?

路易斯·克薩達:國際貿易中斷、供應鏈紊亂、脫鉤風險阻礙技術和數字發展進程,一些國家發布的旅行限制、通貨膨脹、經濟衰退、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以及氣候變化等許多問題的同時發生,讓世界經濟遭受重大挫折,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戰略,是促進包容性的貿易政策,重建有彈性的供應鏈體系,以及放寬旅行限制。各國應繼續致力于全球化和開放。堅定不移地致力于市場開放和邊界的更開放,才是我們所有國家發展的行動準則。對于秘中雙方來說,當下最為重要的是優化自由貿易協定以達致貿易一體化的新水平。

新京智庫:過去幾年來,一些國家對于兩國“一帶一路”的合作越發緊密表達了擔憂和關注。你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路易斯·克薩達:當前,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應考慮解決我們共同的緊迫問題,為促進貿易和投資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最終克服我們所面臨的黯淡和不確定的經濟前景。

2001年,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要奉行一個開放的、富有成效的和參與性的發展戰略。中國需要向世界展示,除了建設本國經濟之外,它還將更多地參與世界經濟,并將在加強全球貿易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認為中國正在履行它的承諾,它進行的內部結構性改革是必要的。中國積極參與世界經濟的行為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信號。

新京智庫:你對未來“一帶一路”的全球發展有何期許和建議?

路易斯·克薩達:我前面說過,中國是全球數字化領域的領導者之一。秘魯非常期待與中國在數字化方面開展合作。只有加強科學和技術合作,并繼續通過學術、技術和人員交流才能加深我們的相互了解。這些也都是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并且,無疑將影響未來幾十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系的發展。

文|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孔雪 
編輯 | 柯銳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