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ekc4c"><strong id="ekc4c"></strong></nav>
  • <menu id="ekc4c"><strong id="ekc4c"></strong></menu>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溝通表達 > 正文

    女子被逼相親跳樓——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不要過度干涉子女的生活

    更新日期:2023-02-02 13:47:28  來源:

    導讀  春節,本來是闔家團圓、共享歡樂的時刻,但是有一位年輕女子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事情的起因是被逼相親?! 【唧w的經過雖然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件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

      春節,本來是闔家團圓、共享歡樂的時刻,但是有一位年輕女子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事情的起因是被逼相親。

      具體的經過雖然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件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我們為女子的逝去感覺到惋惜和痛心,也有不少人表示和該女子有著共同的遭遇。

      這件事情的背后折射出了很多中國父母在和子女相處時流露出的通病,那就是打著為子女好的名義過度控制和干涉子女的生活。

      小的時候,父母為了保護子女的健康和安全,指揮著子女不許做這個,必須做那個;上學之后,父母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時刻監督著孩子的學習;工作之后,子女的婚姻大事又被父母提上了日程。

      其實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好,父母為了子女也做出了很多犧牲。但是,有個別家長,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失去了邊界和分寸,他們凡事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幾乎從來不考慮子女的感受,用親情和手段綁架子女的感情,干涉子女的行為。

      做子女的若是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可以換得片刻的安寧。若是孩子違逆了父母的意愿,父母就會鬧得家里雞犬不寧。

      有多少子女深受其擾,29歲的小余就是其中一員。小余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省城工作,在工作上她混得風生水起,只是自己的婚姻大事一直沒有著落。

      小余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想再自由幾年,對待感情她的原則是寧缺毋濫。而她的爸爸媽媽卻持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女兒趁著年輕還能占據優勢,再過幾年就變成了大齡剩女,找對象就沒那么容易了。

      小余的父母不顧小余的反對,經常拜托親朋好友給小余物色相親對象。每次回老家,父母也都是不厭其煩地談起這個問題,有時還會發動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搞得小余在家里幾乎待不下去。

      今年春節,小余就以在單位值班為由沒有回老家過年。父母就經常給小余打電話,十次有八次就會提到她的感情問題。小余有時想要妥協,覺得只要自己嫁了人,也許問題就解決了,但又實在不甘心。

      和小余有相似經歷的不在少數,他們本來想趁著假期好好陪陪父母,在家里放松幾天。但是因為害怕被逼婚,他們寧愿找借口不回家,或者在家里短暫停留之后急匆匆離開。更有甚者,采取極端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那位跳樓的年輕女子就是如此。

      父母勞心勞力,換來的卻是子女的抱怨、忽視,甚至反抗,他們也覺得很委屈。結果親子之間關系出現裂痕,好好的假期就這么浪費了,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需要覺醒。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們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做父母的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但是不能強迫孩子接受。孩子的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來走,做父母的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想著控制孩子的生活。

      做子女的一方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一味否定父母的付出。一方面也要意識到自己已經是成年人,要學會用理智的方法解決問題。先好好和父母溝通,如果溝通不了,再想其他辦法。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沖動,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父母子女一場,就算無法好好相處,最起碼不要相互傷害。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

    閱讀全文
    Cnzz